大宋,秀州,吴淞江口。
“轰轰轰……”
一艘“真理”级的风帆战列舰在吴淞江中下了锚,正用左舷的9门2500斤长管青铜炮在轰击岸上的一处沙袋垒成的土墙。
炮弹从炮膛中喷吐而出,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,猛地往下砸落在了那道土墙附近,然后又弹了起来,往前撞过去。其中一枚不偏不倚,正好撞在了土墙上,当场就打爆了几个沙袋,好端端的土墙立即向下塌陷了一段。仅仅第一轮炮击,就已经命中了目标!
远处一座五层八角的砖木高塔上,穿着一身白色儒服,头戴东坡巾的纪忆放下手中的望远筒,满脸都是凝重的表情。
“忆之兄,”纪忆身边抱着胳膊欣赏吴淞江风光的米友仁笑着道:“您看借粮的事儿……”
“借粮?”纪忆看着米友仁,摇摇头,正色道:“元晖兄怎恁般见外?本官也是天津创始之元老啊!幽州和本官,其实是一体的。如今幽州缺粮,本官自当全力相助,说什么借啊?太见外了。”
米友仁连忙拱拱手,“这是下官的不是,此事的确不当言借。那么……忆之兄能匀出多少粮食?”
纪忆眉头还是紧皱着,他的海路市舶制置司的确想办法筹集了一些粮食。可那都是要运往开封府的,如果被武好古要去,开封府那边怎么交代?
至于在江南再筹集一批粮食的事儿,也不大好办。
因为这几年纪忆为了扩大丝绸出口,在江南推行改稻为桑——他当然不用去扒河堤淹田了。
他本就是江南官僚地主阶级的头面人物,整个平江纪家拥有的土地就不下30万亩!几个江南豪门一合计,联手在改稻为桑,在上海商市开丝厂织造厂的事情就成了。
可是这事儿一搞成,纪忆能够控制的粮食就少了。现在急切之间,要筹集二百万石,也真是不大容易。
“怎么?匀不出来?”
“匀当然匀得出来……”纪忆想了想,“不过江南的粮食外运有个定数,一是北运中原,二是南运福建。今年海路市舶制置司已经额外筹集到200万石,准备运往海州。再要筹集粮食,恐怕得费些力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