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宣一边说,一边递给了孔颖达一份今天的《大唐日报》
他今天过来找孔颖达,除了正常的联系感情之外,主要就是因为看到了报纸上的这篇文章
“白话文有什么好的?明明几个字就能说得清楚的话,偏偏要长篇大段的在那里啰嗦,这不是在浪费纸张吗?”
孔颖达的观点,应该是代表了老一派的许多人的想法
在纸张还没有大规模的普及之前,甚至是在纸张出现之前,文字都是在竹简上面进行记载的
大家可以想象一下,要在竹简上面记录文字,不管是刻录还是撰写,肯定都很不方便
并且一张竹简能够撰写的文字数量非常的有限
平时一片八百字的作文,都能堆满一堆的竹简
这么一来,大家自然是要尽可能的让文字简略一些
能够用两个字表达的意思,就不要用三个字了
能够一句话说明白的东西,就不要用一段话了
文言文的出现,可以说跟当时的造纸水平是息息相关的
同样的,白话文的出现和慢慢的流行,也是跟造纸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
哪怕是没有李宽,大唐开始,也会有一些志怪开始使用白话文来撰写,到了明朝的时候,这种趋势就更加的明显了
至于为什么白话文一直要到民国的时候才开始普及,这就是另外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