办公室内,清脆的键盘敲击声和交谈声此起彼伏,梁静姝抱着半人高的资料一路闪避,穿过繁忙的人群,终于回到自己的座位。
把这堆东西放上桌面的时候,办公室仿佛都跟着震了震,不过律所的人对这种场面已经见怪不怪,一个多余的眼神也没递过来。
梁静姝苦着脸给自己揉胳膊,想不通是哪里惹到了老大。她今天的任务本来是浏览常宁市近两年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例,而在她把伞送回去之后,这个数字直接超级加倍,变成了四年。
宋延霆的原话是,"让你帮你就帮,这么热心?不如多花点时间在案件上,这才是他最想让你帮的忙。"
可是她只是帮夏时予还了一把伞而已啊!
昨晚夏时予提前联系过她,问能不能帮他把伞还给宋延霆,因为自己还要上课,暂时抽不出时间去律所,所以就近找到了她的小区。梁静姝没有拒绝的理由,答应得十分干脆。
助人为乐在老大看来怎么就变成了多管闲事?实在想不明白。不过也没时间给她再想了,干活吧。
梁静姝叹了口气,开始给眼前这堆庞然大物做分类,按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从左到右摆放。
律师对于案例集是不陌生的,司法部每年就会对相应的部门法案例做年度总结,选出本年的代表性案例,供法律从业者学习参考,而知识产权法相对来说还比较好整理。
桌上很快被分出四个区,梁静姝决定从最新的案例开始看,拿起了右手边顶上的卷宗,心想按这个进度,她得在律所住两天才能把这些东西过一遍。
除了午饭时间,梁静姝就没歇过,等她再次从案卷里抬头,发现周围的同事已经开始收捡东西了。一看窗外,只有橘红色的余晖还在苟延残喘。
其实常宁市本地的案子不算太多,工作量比她估计的要少,但加上梳理和做标记的时间,还是只能勉强处理完三年的内容。她转头看了眼宋延霆的办公室,里面依然亮着灯。
最后一叠资料是最少的,可能是因为以前大家对于知识产权并不熟悉,也不习惯用法律手段维权吧。梁静姝伸了个懒腰,把四年前的案例集合挪到面前。
一本夹在其中的小册子引起了她的注意,梁静姝好奇地把它抽出来,发现那是本单薄的杂志,《常宁看知产·三月刊》
本地发行的学术期刊,规模很小,发刊作者都没几个,每次筹集稿件都能让编辑部掉一地头发,生怕月刊开天窗。